立法委員蔣萬安國會辦公室與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今(2號)日於立法院舉辦「延長後向式乘坐 安全更上一層樓 推動修法記者會」,兒童因未正確乘坐安全座椅或未乘坐安全座椅,導致事故死傷的新聞頻傳,據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資料整合與分析平台統計顯示,107年共有962名12歲以下兒童於乘坐汽車(不含營業小客車)時因交通事故而死傷。為兒童涉及交通事故死傷的第二名(共962名死傷);第一名為機車(共5,166名死傷)。發生交通事故的當下是否採取保護裝置,為安全與否的關鍵因素,我國於90年訂定「小型車附載幼童安全乘坐實施及宣導辦法」,相較國外法規,多已將後向式安全座椅乘坐年齡延長至2歲或是4歲以下,有所差異,美國兒科醫學會研究也顯示後向式乘坐可以確實提升安全性,因0-2歲幼兒脖頸尚未發育完整,當事故發生時,會因為「甩鞭效應」使脖子斷裂,造成傷亡。因此蔣萬安辦公室與靖娟基金會秉持著守護孩子的乘車安全,希望推動安全座椅後向式乘坐年齡從1歲延長至2歲,以維護兒童乘車安全。
據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資料整合與分析平台統計,107年12歲以下兒童在交通事故中,死傷數最多的前兩名為機車、汽車(不含營業小客車),除了機車外,有962名孩子於乘坐汽車(不含營業小客車)時死傷。進一步比較近五年(103-107年)12歲以下兒童使用保護裝備(安全帶、安全座椅)的死亡率,有使用保護裝備無造成任何兒童死亡,反觀若未使用保護裝備,則有16位兒童在車禍中喪命!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局統計亦顯示,92-101年之14歲以下孩童交通事故死亡數,隨著安全座椅的使用與法規規範逐年下降,可見車用保護裝置(安全帶、安全座椅)之重要性。另外據美國兒科醫學會研究,乘坐安全座椅可降低71%的死亡率,後向乘坐的安全性更高出前向乘坐75%,有鑑於0-2歲之嬰幼兒因頸部骨骼尚未發展完整,容易因「甩鞭效應」導致脖頸劇烈搖動而斷裂,研究也顯示乘坐後向式安全座椅,當事故發生時能有效減低73%的頸部撞擊力,進而降低傷亡。
靖娟基金會亦於今年3月進行網路問卷調查,回收1,047份,有87%的家長表示使用過安全座椅,且有80%以上的家長支持延長後向式安全座椅乘坐年齡至兩歲。蔣萬安委員表示,他非常關心兒童乘坐安全座椅的問題,除了曾經在衛環委員會質詢安全座椅應置放車輛哪個位置,最能保護兒童安全。而根據警政署提供的資料顯示,最近五年內,車禍事故中未使用兒童安全座椅造成0~2歲幼兒總計10人死亡、145人受傷。每一位幼兒都是父母最重視的寶貝,而且0~2歲幼兒沒有能力保護自己,需仰賴父母的守護。根據國外許多研究資料均指出,幼兒的頭頸最為脆弱,尤其頭部占嬰兒身體比例的25%,如果發生車禍兒童受到撞擊往前傾,反作用力會讓脊椎跟頸部晃動比較厲害而導致受傷,而後向式坐椅的設計是完全包覆與支撐兒童的頸部跟脊椎,發生撞擊時安全座椅會在兒童後面支撐不會傷害到頭頸。因此後向式相較前向式安全座椅,如前述兒科醫學會研究所述,受傷風險可大大降低,他建議國內應將使用後向式座椅的年齡從0~1歲上調至2歲以下兒童,未來也將提出修法,更能保護兒童的生命安全。靖娟基金會林月琴執行長也表示:「國外做法如瑞典早已於1960年代將後向式安全座椅乘坐年齡延長至四歲以下;美國(紐約、加州)目前也已強制兩歲以下必須乘坐後向式安全座椅,反觀台灣當前法規僅訂1歲以下或體重未達10公斤應乘坐後向式安全座椅,應與時俱進的保障孩子之行車安全。」
本次問卷也針對家長在使用安全座椅上遇到的困難進行調查,25%的家長表示使用安全座椅時遇到小孩哭鬧不願配合乘坐、不確定是否有正確安裝等問題,靖娟基金會也藉由本次記者會提供家長們相關建議,正確安裝四步驟為:1.只可安裝於後座,2.依循說明書安裝,3.綁緊座椅不搖晃,4.繫縛孩子一指寬;另外,安撫孩子乘坐安全座椅3大重點為:1.乘坐舒適:採買時帶孩子親自前往試乘,感受舒適度及喜好,2.熟悉座椅:平日可將座椅放置於家中讓孩子看見及觸摸,提升孩子對座椅的信任及熟悉度,3.安撫情緒:帶簡單的點心及玩具外出,適時利用道具來安撫孩子起伏的情緒。
總觀以上數據與各國法規,蔣萬安國會辦公室與靖娟基金會秉持守護孩子的安全為目的,希望政府重視孩子行車安全之權利,推動修法後向式安全座以延長年齡至2歲。林月琴執行長也提到:「希望政府能學習美國醫院設立專門宣導服務,向大眾說明使用安全座椅的重要性,能有效保護孩子免於事故傷亡之正確觀念廣傳,政府應盡宣導、預防之責任,才能有效拯救更多孩子的生命。」